什么东西

愿提笔似剑,阔步长安。

遥怀明公-其二

依然是又干又硬的历史分析。

今天的明公没怎么出场呢


  

《古诗十九首》有云: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信这是东汉末年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文中的游子离家万里, 战争频仍,社会动乱,交通困阻,生离直如死别,当然相见也就无期。


诗的作者——一位无名的东汉文人, 借一位有着离愁别恨的思妇之口,摹写的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真正的心态呢?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禽兽尚且如此,游子又怎能不思乡?只可恨道路险阻,战火纷飞,受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他乡。


在东汉的末世,身为一位满腹才华读书人,不能修齐治平,反倒要为了生计奔走,对于一颗文人心来说,这是怎样的一种理想的幻灭与沉沦,一种怎样的破碎与痛苦?

        



在那种社会大动荡,思想大转变的时代,军阀割据,混战不休,民生凋敝,千里无鸣,政治黑暗,朝廷无光。


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三国志·魏志·武帝行》)


文人们永无出头之日,在这种社会环境的摧折之下, 磨去的是平天下的壮志,催生的是苟且于乱世的乞愿。同时,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状况也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生命易逝,从而及时行乐的心态就慢慢的升发了。



如《生年不满百》中写道: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带来兹”



这是东汉末年文人对自己平生所秉持的人生价值产生了怀疑,因为生活而生出了苦闷。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统的观念都在着怀疑的环境中轰然倒塌。这首诗看似旷达,其实是给追求平天下的文人们兜头浇了一桶冷水。


政治上的失意,理想的幻灭,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等等一系列的因素,都是东汉文人心态出现了一定的转变。


不再期望修齐治平,甚至如庞公那般一心归隐不问世事,这些心态都为这些生活在特定时代的特定文人的命盘上画上了悲剧的一笔。

        





当然有沉沦的文人心就有慷慨的建安风骨。以曹操为首的建安七子便是东汉末年这群悲凉文人中与众不同的烟火。

例如曹操所写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境界之大,格调之高,近乎将整个宇宙包含在他的生命胸襟之内,成为东汉的文学天空上一道流光溢彩的流星。 也展现了他心态之广,乃是心中含有苍生天下的大格局之人。

     

东汉末年的文人心中,有身世苦楚的悲叹,有人生苦短的消沉,也有悲悯苍生的慨叹。这一切的一切,皆是当年那个风云变幻颇为繁乱时代的折射影像。


是也非也,皆已融入历史。



本篇好像是惨兮兮的东汉文人主场

估计下一篇就是明公诗主场了啦

评论

热度(7)